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
安全教育 | 2025年暑假致全体家长和同学们的一封信

【来源:审核: 复核: | 发布日期:2025-07-09 】

尊敬的家长、亲爱的同学们:

蝉鸣渐起,盛夏悄至,在这充满活力的季节,我们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暑假时光。这个假期,不仅是放松身心、沉淀自我的美好时刻,更是感受生活、探索世界的宝贵契机。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平安、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,在此,特温馨提示如下:

离校安全:细节之处见平安

1.离校前请同学们妥善整理个人物品,锁好宿舍门窗、关闭电源,检查水电设施,消除安全隐患。按学校规定时间有序离校,如有特殊情况需留校,务必提前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报备,并严格遵守留校管理规定。

2.贵重物品妥善保管:笔记本电脑、手机、现金等贵重物品尽量随身携带;不便携带的物品,应锁入柜中,勿随意放置在宿舍显眼处。

3.返乡途中,遵守安全规范,注意交通安全,乘坐正规交通工具,拒绝乘坐非法营运车辆,不乘超员、超载车辆,不搭乘站外“黑车”。

4.离校返家后,向辅导员、班主任及时报平安。主动将学校离校注意事项和暑期安全须知告知家长,家校协同,共同做好安全工作。

5.暑期留校学生务必要严格落实校门管理、宿舍管理、实验实训室管理和请销假管理,遵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,注意用电、消防安全,不使用违规电器。离开宿舍随手锁门关窗。保管好贵重物品。

6.在外实习学生,保持通讯畅通,告知辅导员、家人或朋友详细住址和联系方式。

假期安全:警惕风险不放松

出行安全

1. 提前规划与告知:出行前查询目的地天气、交通、治安情况,制定详细行程。将出行计划、住宿信息告知家人或朋友,定期保持联系。

2. 交通安全不忽视:选择正规交通方式,不乘坐超载、无牌无证车辆。乘车系好安全带,骑电动车佩戴头盔。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,不低头看手机,夜间出行避免偏僻路段。

3. 财物与人身安全:外出时贵重物品贴身存放,不随意显露财物。人多拥挤处提高警惕,防范扒窃。拒绝陌生人的食物、饮料,警惕搭讪,遇可疑情况及时远离并报警。

4. 住宿与社交安全:入住正规酒店,检查门锁、猫眼等设施是否完好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。参加社交活动保持理性,不饮酒过量,避免深夜独行,确保自身安全。

5. 应对突发情况:提前了解目的地应急救援电话,随身携带常用药品。遇到极端天气、突发事件,保持冷静,听从指挥,及时调整行程,确保人身安全。

交通安全

1. 步行安全: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,走人行道,横过马路走斑马线,不闯红灯、不翻越护栏。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、低头玩手机,注意来往车辆,避免因分心发生危险。

2. 骑行安全:骑行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,遵守交通规则,不逆行、不抢道、不超速。共享单车停放在指定区域,不违规载人。

3. 乘车安全:乘坐公共交通时,有序上下车,不拥挤推搡;坐稳扶好,避免因车辆急刹摔倒。选择正规营运车辆,不乘坐无牌无证、超载超员的“黑车”,记好安全带,网约车要核对车牌信息,确保行程安全。

4. 自驾安全:有驾驶资格的学生自驾出行前,检查车辆状况;行车过程中系好安全带,不疲劳驾驶、不酒后驾车,严格遵守限速规定,文明驾驶。

5. 水域安全:不在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江河、湖泊、水库等水域游泳,不盲目下水施救落水者,避免因涉水引发意外。

防溺水安全

1. 远离危险水域:不擅自到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塘等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或戏水,水下暗流、漩涡、淤泥等暗藏危机。

2. 选择正规场所:游泳务必前往配备专业救生员、安全设施完善且标识清晰的正规游泳馆,熟悉深浅水区、安全出口及救生设备位置。

3. 结伴并报备行程:游泳或水上活动须结伴,相互照应;出发前告知家人或朋友行程及归期。遇同伴溺水,切勿盲目下水,优先呼救并利用救生杆、救生圈施救。

4. 特殊情况不涉险:身体疲劳、饮酒、生病或遇雷雨、大风等恶劣天气时,严禁下水或靠近水域,避免反应力下降、雷击等风险。

5. 遇险科学应对:若溺水,保持冷静,头部后仰露出口鼻呼吸,抓漂浮物并呼救;施救他人优先借助工具,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行动。

饮食安全

1.注重卫生:选择持有有效证照、环境卫生良好的餐馆就餐。减少光顾无证摊贩。

2.食材新鲜:注意食物是否新鲜、有无变质,特别是海鲜、肉类、豆制品等易腐食品。生熟食物分开存放、处理。

3.清淡均衡:假期聚餐多,避免暴饮暴食,少油少盐少糖,多摄入蔬菜水果,保持营养均衡。

4.生熟分开:在家烹饪注意生熟分开处理,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(尤其是禽肉、蛋类)。谨慎食用生冷食品(如生鱼片、醉虾蟹),警惕寄生虫和细菌风险。

5.饮水安全:饮用烧开的水或合格瓶装水,不喝生水。

消防安全

1. 离校前细致检查:离校关闭宿舍所有电源,拔下充电器、电插排;清理易燃杂物,熄灭蚊香等火种,关闭门窗,防止外部火源窜入。

2. 居家安全记心间:在家不超负荷用电,不私改电路;使用燃气后及时关闭阀门;蚊香远离床单、窗帘等易燃物;充电设备不整夜使用,避免过热起火。

3. 出行留意场所隐患:入住酒店先熟悉逃生通道与灭火器位置;景区游玩不违规野外用火;乘坐交通工具不携带易燃易爆品,遇火灾按指示有序撤离。

4. 掌握应急技能:牢记119报警电话,遇火情保持冷静,小火用灭火器扑救,大火湿毛巾捂口鼻,弯腰沿安全通道逃生,不乘坐电梯。

兼职安全

1.兼职时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,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,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,不要被“复印件”糊弄。

2.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、保证金以及证件。任何招聘单位,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、风险金、报名费、培训费等行为,都属非法行为。

3.坚决不押任何证件,证件一旦流失,不法分子可能利用它进行诈骗或者伪造证件等不法活动。

4.远离传销。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:在“入会”时告诉你,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,交纳昂贵的会费;在工作时,同事异常的“敬业”。如果识别出传销,应立即停止打工,及时报警。

网络安全

1.警惕诈骗:高度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(刷单、冒充客服/公检法、网络贷款、游戏交易诈骗等)。牢记:天上不会掉馅饼!不轻信、不透露个人信息(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验证码)、不转账。

2.求职安全:暑期兼职,通过正规渠道寻找,仔细核查用人单位资质。警惕“高薪轻松”陷阱,拒交押金、保证金等。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权利义务。

3.保护隐私:不在社交平台随意晒包含个人隐私信息(车票、身份证、定位)的照片。设置复杂密码,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密码。

4.理性上网:控制上网时间,不沉迷网络游戏。不浏览非法网站,不传播谣言和不实信息。谨慎网络交友,保护人身安全。

5.安装防护:安装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、防火墙,为安全上网加把锁。

心理健康安全

1. 规律作息,避免放纵:暑假不熬夜、不赖床,保持规律生活节奏。避免因过度沉迷游戏、追剧打乱生物钟,引发情绪低落或焦虑。合理规划假期时间,制定学习、运动计划,让生活充实有序。

2. 接纳情绪,主动调节:面对家庭矛盾、社交压力等负面情绪,不压抑、不逃避。可通过写日记、听音乐、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,也可尝试冥想、深呼吸放松身心,接纳情绪波动的正常性。

3. 适度社交,拒绝内耗: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,增进情感联结;与朋友保持联系,分享生活点滴。远离消耗型社交,不过分在意他人评价,避免因比较产生自我怀疑与焦虑。

4. 寻求帮助,及时干预:若长期处于低落、焦虑状态,主动向家人、朋友倾诉,或寻求学校心理老师、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帮助。正视心理问题,必要时及时就医,守护心理健康。

5. 接受新的挑战和机会:暑期是一个探索和成长的好时机,可以尝试新的爱好、学习新的技能或参与志愿者活动。

6.家长要树立科学正确的子女教育观、成长观、成才观,重视品德、实践能力的培养,正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情况,正确看待考试升学,正确处理暑期手机、游戏、作业、睡眠等管理,关注孩子情绪变化,建立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。

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

1. 筑牢网络防线:警惕网络谣言、煽动性言论及“历史虚无主义”内容,不随意转发未经证实信息;对境外社交平台、匿名账号传播的敏感话题保持警惕,防范西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。

2. 防范文化渗透:认清西方文化产品中隐含的价值观输出,抵制歪曲抹黑中国形象的内容;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。

3. 规范社交行为:在社交平台、线下交流中,严守政治纪律,不发表、传播违背国家政策和主流价值观的言论;警惕陌生人以兼职、学术交流等名义进行的思想策反。

4. 安全参与实践:参与暑期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时,选择正规组织和官方渠道;活动中避免接触不良思想,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或相关部门反映。

5. 强化理论学习:主动学习党的理论、方针政策,关注官方媒体动态,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意识形态鉴别力,在多元思潮中坚定政治立场。

极端天气安全

1. 夏季暴雨、雷电、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多发,请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,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外出活动。

2. 如果在外出时遇到暴雨,请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,避开排水井、沟渠和积水处,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;遇到紧急情况,请及时拨打110、119等电话求助。

3. 雷雨天气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和供电设施,不在低洼地带、水塘、水库等危险区域活动,防止遭遇洪水、雷击、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。

4. 突遇雷电时,应立即下蹲降低自身高度,同时将双脚并拢,双手放在膝上,身体其它部位不要接触地面,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。

5. 高温天气下,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出门,如果必须外出,选择阴凉处行走,并做好防晒工作,及时补充水分,预防中暑。

社会实践:知行合一,安全同行

暑假是“读万卷书”和“行万里路”融合的黄金时期,期待大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在知行合一中成长!

1. 投身实践,学以致用:积极参与暑期“三下乡”、志愿服务等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,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,用专业知识助力社区、乡村发展,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本领。

2. 传承文化,感悟精神:参与非遗文化传承实践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;走访红色教育基地,聆听革命故事,厚植家国情怀。在文化探索中坚定理想信念,汲取奋进力量。

3. 服务社会,传递温暖:加入社区志愿服务,参与文明创建、助老扶幼等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;投身公益活动,在奉献中传递爱心,收获成长与感动。

4. 安全第一,平安实践:出行前制定详细计划,向家人、老师报备行程;实践中遵守安全规定,避免前往危险区域,注意人身财产安全。遇到突发情况及时联系学校和家人,确保平安。

返校准备:提前规划,从容启程

1. 证件物品早整理:提前检查身份证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,收拾好学习资料、换季衣物。

2. 行程规划需细致:合理规划返校时间与交通方式,提前购票,避开高峰时段。及时关注天气和交通信息,预留充足时间应对突发状况,途中保管好随身财物。

3. 入学事项早了解:请同学们提前了解学校开学时间及返校要求,合理安排行程,预留充足时间完成报到手续。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,注意交通安全;如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返校,务必提前向辅导员、班主任请假并说明原因。

温馨提醒:

保持通讯畅通:假期中务必让家人、辅导员或紧急联系人能随时联系到你。定期向家人报平安。

告知行程:外出旅行或长时间外出,提前告知家人或朋友详细行程和预计归期。

学习急救知识: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(如心肺复苏CPR、止血包扎)非常有用。

安全为基,生命如华。同学们的平安始终是学校最深切的牵挂。这个暑假,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将安全准则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让家人安心,让学校放心。家长朋友们,也恳请您与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。待金秋送爽时,期待在校园与平安归来的同学们重逢,共启崭新的学习篇章。

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个安全、健康、精彩的假期!